【资料图】
网络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部分自媒体利用公众的焦虑、宣泄、同情弱者、围观猎奇等心理,搬运加工、二次创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甚至直接造谣,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犹如一场场网络空间的“野火”,挑动网民情绪、撕裂社会共识、污染网络生态,必须露头就打。严惩造谣者,才能形成震慑。
网民苦谣言久矣!网络谣言贻害无穷,在破坏网络舆论环境、扰乱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削弱了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重拳惩治造谣者,让谣言无处遁形,政府要出手、平台要监管、网民要自律。
执法部门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法立,有犯而必施。针对通过网络发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对于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对于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和违法违规网络账号,要发现一个依法严厉打击一个,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让造谣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
同时,持续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构建闪电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让“始作俑者”难逃法网。
要夯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网络平台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载体,有效的平台内部治理机制对网络谣言治理发挥着重要的“止损”效用,平台应积极进行内容的源头审核,聚焦源头打击,在服务协议与自治规则中明确规定对发布谣言的相关账号进行禁言或关闭处理等惩罚措施。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设置白名单、黑名单制度,定期清理信用度较低的自媒体账号,绝不给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和扩散留下空间。
同时,可建立专门的辟谣通道,由专业团队基于用户投诉、政府机构与新闻媒体反馈等机制准确发现和识别谣言,进行联合辟谣。
要筑牢网民言行防火墙。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也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不信谣、不传谣,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最好办法。提高信息甄别能力,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转发、不扩散,暂时搞不清时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别轻易沦为谣言的免费“中转站”。倘若无人关注、无人传播,谣言自然“死无葬身之地”。
同时要健全相关机制,鼓励网民积极对网络违法行为和有害网络信息进行举报和监督,努力推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耸人听闻的谣言加上裂变式传播,会让“三人成虎效应”凸显。面对谣言,我们要保持理性,多一份责任,多一些定力,不能把小道消息当作“真理”到处扩散、传播,更不能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二传手”。
法律法规网络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造谣一...
资讯2023年6月29日,昆山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何某良、王某端非法销售《和平
法律知识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边陲重镇,被誉
法律百科“张户籍回来才几个月,社区里丢电动车、为跳广场舞扯皮等事情马上...
法律讲堂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锦绣街道坚持把社区治理作
一、立案准则会计凭证故意毁坏的标准是什么会计凭证故意毁坏的立案
疲劳驾驶撞死人怎么处理?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还要根据责任认定书来
一、公房有遗产继承权吗公房没有遗产继承权,但对于公房,可以根据
Copyright 2004-2022 fazhitong.com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6 40@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0 有害信息举报